中心简介
中心简介

湖南大学现代工程训练中心(简称工训中心)源于1953年组建的金工实习车间,经过世纪更迭发展,实现了从实习工厂、实训中心向创新中心的转变,是学校工程创新实践平台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点区。中心以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工程实践领军人才为目标,致力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。建有总价值6500余万元、设备总数6000余台(套)的12500余平方米工程创新实践场地,包含机械、电气、电子、机电一体化及自动控制、材料、化工、经济管理数据仿真等20个创新创业实践区,C4、OpenHarmony、工业机器人、Robot工作坊等创客空间,B3、博创社、创变联盟等创新空间。可同时容纳近3000名学生参加工程创新实践和项目制实训,200余人参加创新创造实战。

一、组织架构

中心是湖南大学直属管理的正处级机构,下设两个科室(综合管理科、创新创业科)和四个业务部门(智能制造部、数智电气部、经管信息部、创新劳育部)。中心现有教职工41人,其中创新创业导师34人,包括高级职称18人(其中正高级4人),博士12人。

二、职能定位

1.工程创新训练

中心承担全校量大面广的工程创新训练教学任务,覆盖机械、电气、电子、自动控制、材料、化工、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。年均完成工程实训课程30余万人次,涵盖工程训练A、机械制造综合训练、机电技术综合训练以及工程认知实训等课程。中心还以“基础训练+项目研训+产品生命周期IPD”创新训练模式为核心,通过多学科交叉、多模块选择、多模式并进的项目制训练,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
2.创新创业教育

中心开设全校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点班,设有前沿技术探索、产业技术攻关等四个培养方向,现有校内外导师40余人,2024年底首批遴选100来名学生入班试点。同时,中心指导学生在全国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、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、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竞赛中屡获大奖。

3.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

中心积极拓展产教融合,与华为、拓维信息、施耐德电气等多家头部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课程,推动校企协同育人。如牵头联合华为、拓维信息等全国数十家行业龙头企业成立全国“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教融合共同体”,聚焦实战人才培养;与华为、开源鸿蒙基金会共同成立了“湖南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”;与施耐德电气、北京博创共建实训室;与用友-新道深度合作,成立“数智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育示范中心”;与拓维信息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开展“人工智能前沿与探索”“走进工业互联网”“工程认知”等通识课与集中实践环节课程教学。

4.创新劳育与素质培养

中心开设劳动认知课程和生产性劳动实践课程,覆盖全校本科生。探索将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新路径。

三、未来发展

中心将持续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,打造新名片,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区试点工作;推进产科教一体化发展,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培育兼具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工程领军人才。